揭秘海容级巡洋舰真实造价:1655万镑的秘密背后,海天海容性能大对比

Cos赛事 2025-11-17 09:26:37 9300

提到晚清历史,总是让人有种窥探别人账本的刺激感,尤其是甲午战争后清朝海军的重建,这一段简直像是一部夹杂着心酸、无奈和黑色幽默的剧集。尤其是其中关于海容级巡洋舰的价格问题,究竟是16.55万镑还是23万镑,背后隐藏着一笔几乎让大清海军陷入困境的混乱账目。

在许多军迷的口中,德国的军舰以物美价廉著称,尤其是那艘2900吨的海容级巡洋舰,价格只需16.55万英镑。这听起来就像是抓住了双十一的优惠商品,超值不容错过。换算成每吨57英镑,简直是便宜得让人无法相信。相比之下,英国的海天级巡洋舰要贵得多,4300吨的海天级售价32.82万英镑,每吨76英镑,仿佛是“品牌溢价”十足。按理说,买德国船几乎是省钱的好选择。

然而,当你发现一件商品便宜得过于离谱时,往往要小心,这背后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。那时的德国,虽说在造船技术上有所进步,但远没有达到可以与英国这种海上强国匹敌的水平。既然如此,德国是如何以如此低廉的价格,卖出看似性价比高的军舰的呢?难道是德国的克虏伯钢铁公司有着某种神奇的“优惠”?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笔账,真相会让人惊讶。

那16.55万英镑的报价,乍听之下很吸引人,但实际上并没有包含船上最重要的部分——武器。试想一艘巡洋舰,如果没有主炮和鱼雷,岂不是成了一艘速度较快的铁皮船?根据当时驻德公使许景澄的电报,光是给海容级安装克虏伯的150毫米和105毫米主副炮,再加上鱼雷发射管和弹药,这一套武器系统的费用就接近130万德国马克,再加上一些零散的英镑,按当时的汇率换算,光是武器就需要6万多英镑。

这样一算,总价16.55万英镑减去6万多英镑的武器费用,剩下的船体造价仅为10万多英镑。而且,在建造过程中,海容级巡洋舰的重量还增至了2900吨。按此计算,船体的每吨造价才仅有36英镑,这几乎相当于废品价格,难道德国人真的愿意亏本做买卖?很可能许大人的电报存在书写错误,原始报价应该是15.45万英镑,结果少写了一个“5”。这样算下来,船体每吨的造价为59英镑,这个价格才更符合当时的市场行情。再加上后期的武器系统,最终每艘海容级的总价接近23万英镑。实际上,每艘船运费和保险到中国后的总费用为467万马克,约合22.88万英镑。

这样一来,所谓的16.55万镑“超值价”其实只是没有武器的“裸船价”。德国的海容级并不便宜,按吨位算甚至比英国的海天级还略贵。那么当年那些为没有多买德国船而感到遗憾的人,或许可以松口气了。

展开全文

接下来,我们要讨论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:海天级与海容级到底哪个好?如果说价格是“外表”,那么性能就是“内涵”。遗憾的是,海容级的性能在很多方面都不及海天级。

首先来看它们的速度。海天级的设计目标就是打造“海上猎豹”,其强大的动力系统使得它能够以24节的速度航行。相比之下,海容级的最高航速仅为20节,这4节的差距在海上对抗中可能意味着生死之别。如果遇到对方速度更快的舰艇,海容级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绕圈,根本没有还手之力。

再看它们的火力。海天级配备了两门203毫米主炮和十门120毫米副炮,侧舷齐射时,能喷射出2550磅的火力。海容级则配备了150毫米主炮和105毫米副炮,侧舷齐射的火力只有1792磅,差距不言而喻。这个差距就像是一个重量级拳王对上一个中量级选手,根本不是一个档次。

最后,谈到抗击打能力。海天级的关键部位,如司令塔和主机舱,使用了厚重的哈维钢装甲,最厚的部分达到150毫米。相对来说,海容级的装甲则薄得多,最厚部分只有76毫米,司令塔更是只有50毫米的防护。如此薄弱的防护,根本无法抵御敌方的重炮攻击,甚至连海天级的120毫米副炮都足以轻松摧毁它。

这简直就是当年“济远号”悲剧的翻版。济远号之所以在甲午战争中被击沉,正是因为防护能力不足,导致司令塔一炮穿透,指挥系统瘫痪。而海容级同样存在同样的致命缺陷。

总的来说,海天级在速度、火力和防护方面,都完胜海容级。若是两者真的交战,清朝的海天级舰艇完全有能力轻松击败三艘海容级。

这就引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:假如当初用购买三艘海容级的钱,去买海天级舰艇,情况会怎样?三艘海容级总共花费了约69万英镑,而两艘海天级只需65万英镑。如果将这些钱全部用来购买海天级舰艇,不仅能节省几万英镑,还能多买一到两艘海天级舰艇。想象一下,由四艘24节高速、装备重炮且防护强大的海天级巡洋舰组成的舰队,无论是巡航亚洲海域还是进行海上破交作战,都将成为任何对手都不敢轻视的强大存在。

然而,历史没有如果。最终,清朝得到的是一支速度不一、火力各异、后勤困难的“万国造”舰队。这笔跨国军购案,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晚清政府在面对国际竞争时的迷茫和短视。清廷试图用金钱换取安全感,却在最关键的“货比三家”环节掉入了价格陷阱,最终为这份“便宜”付出了更高的代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站点统计